东方网记者王泳婷9月12日报道:在上海市崇明区中兴镇富圩村,有一位“80后”,他放弃金融行业的高薪工作,毅然决定回乡务农
东方网记者王泳婷9月12日报道:在上海市崇明区中兴镇富圩村,有一位“80后”,他放弃金融行业的高薪工作,毅然决定回乡务农。从繁华都市来到田间地头,如今,他不仅把自己的有机农场经营得越来越红火,还带动周边600多户农民增收致富。他就是上海万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震。“金融男”转行种植有机蔬菜1983年出生的黄震,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法律专业,曾是国家二级运动员,考过公务员,也做过“金融男”。2008年跨出金融圈后,黄震转而创业,和父母在崇明区中兴镇承包了300亩土地,开始种植有机蔬菜。从小在上海市区长大的他,之前未曾接触过农村,怎么会突然转行跑去崇明种地?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绝非一时冲动。“很多人觉得种地不赚钱,这是因为传统农业的附加值太低。我看到一些农民辛辛苦苦忙几个月,最后宁可把菜烂在地里,也不愿去收割,因为菜价实在太低了,唯有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才能帮他们赚到钱。”在黄震看来,发展科技农业刻不容缓,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而之所以来到崇明,是因为看中了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的定位与环境优势,以及崇明农产品的品质与口碑。创业之初的路一定是很艰难的,尤其对于当时的种地“门外汉”黄震来说。“中兴镇地处长江入海口,盐碱程度非常高。在试种有机蔬菜阶段,就遇到了‘土地盐碱化’这个难题。”黄震回忆道,“当时一大片田地几乎寸草不生,盐碱白花花四处泛起。”对此,他并没有气馁,请来农科专家一同钻研,经过慎重考虑,他决定把盐碱地深耕后利用淡水进行反复过滤。每翻一遍地,浇一遍淡水,然后再撒上一层有机肥……两年修复土地、一年试种,经过整整三年转换期,土地终于达到种植有机蔬菜标准。“目前,我们的产品已获得中国有机蔬菜认证,以及欧盟、日本、美国等国家权威机构的有机认证。”黄震说。智慧农业助力农民增收为了解决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弊端,2019年起,黄震开始发展数字化设施农业,研发自动化育苗育种、“羊脸识别”智慧养殖系统等。还从荷兰引进了国际领先的智能大棚设施,拥有水肥一体化灌溉、温室物联网环境自动控制、智能监控系统。“原本我们在苗床上手工撒种的话,每天最多能种500盘;现在用了育苗机,2000盘苗2个小时就能完成了,轻松得很!”在万禾农场的培育大棚,万禾种植部育苗负责人、来自河南新乡的丁连荣,熟练地使用着机械化自动育苗机。她告诉记者,以前自己也外出务农,但是在万禾工作的最大感受,就是工作轻松了,收入却增长了不少。黄震表示,万禾作为高标准蔬菜育苗、生产、加工基地,可解决周边215人就业问题,同时在生产季时,可吸纳季节性劳动力40人,带动周边农户600人。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有机肥需求量增大,蔬菜秸秆问题急需解决,如何破局?黄震找到了答案——养殖崇明白山羊,“羊粪可以制成有机肥,而蔬菜秸秆也能作为羊的饲料。这样一来,‘羊-菜’种养循环模式就形成了良性循环的生物链,农产品还能实现‘零碳’甚至‘负碳’!”黄震说。他灵活的商业头脑、敏锐的市场触觉,让万禾农业步步走在了人先。在万禾生态羊场内,不仅有着全国唯一的有机崇明白山羊养殖场,2022年,这个主打“科技+”的农场更是率全国之先,投入使用“羊脸识别”系统,以智慧养殖崇明白山羊,生产优质农副产品。“在万禾的羊场里,每只羊都有属于自己的‘身份证’——耳标,各色标记则是疫苗接种凭证。”据黄震介绍,管理员可以根据羊的体型分配“宿舍”,保证每个宿舍的羊不用排队、插队就能吃上饲料;养殖场里悬挂着的特制摄像头能实时监控羊群的一举一动,以便及时处理突发情况。通过5G技术,还可以将白山羊智慧养殖系统中的图像数据自动及时传输到服务器上进行采集、分析和学习,现已能基本实现分娩预警,帮助兽医能及时发现难产母羊进行救治。未来,还将逐步实现疾病预警和配种提醒。农产品“触网”线上线下同时销“下得田,上得网;懂得产,擅长销”,黄震认为,新时代的“新农人”应该具备这四项技能。“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农产品也应该‘上网’。”于是,他推出了“郊野农场+线上农场+都市农场新零售”三大农场模式。还玩起了时下最流行的直播。“2017年起,我们开始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将有机蔬菜从种植、采收到包装再到配送的过程,实时展示给客户。客户上午通过手机看收菜直播,下午就能吃到新鲜的有机菜。”黄震说,“我们还有一套全程追溯系统,可以查到哪一棵菜长在哪一块地,几月几日由哪个工人种下去,甚至还能查到它的种子来自哪里,由此确保全过程可控。”为进一步拓宽销路,黄震在长宁来福士广场开设了“都市农场”实体店,并积极与盒马、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合作,消费者可以通过线上线下随时享受到有机农产品。品质提升、品种多元,只是做好有机产业的第一步,不断开拓新市场,实现“一二三产”融合,是黄震的新方向。目前,黄震正在打造上海最大的碳中和农场,9月万禾牌首家上海地产零碳负碳蔬菜即将上市。希望通过低碳养殖、负碳种植、新能源赋能,将万禾有机农场打造成一个2000多亩的碳中和示范农场。投身乡村创业十余年,黄震从农业“小白”成长为职业农民,曾获第五届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市青年五四奖章标兵等荣誉称号,更是在2019年被评选为首届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十大青春奋斗者”。除了“新农人”和青年企业家这两个标签,黄震还有崇明团区委兼职副书记、崇明区青联副主席、崇明区青企协副会长三个身份。“其实我的角色就是一个传播者,让大家对新型农业有更好的认知。同时,我的各种身份汇合在一起,可以总结为‘崇明乡村振兴奋斗者’,希望通过我的经历,能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广阔的乡村建设。”黄震说。(部分图片由上海崇明提供)